Quantcast
Channel: 媒體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65

毛記.電視反擊戰

$
0
0

1. 抄考無線:

毛記從老大哥「無線電視」中汲取養份,直接「抄考」,令毛記不用投入大量資源去做市場研究和開發。儘管現在的無線經常播「膠劇」,但他們過去所累積的部部神劇、節目種類、製作形式、培育出來的明星等等,都是香港娛樂圈以至於本地流行文化的瑰寶。而直到「Google香港2015熱爆關鍵字搜尋排行榜」中,仍有四個直接和無線有關,可見其影響力仍十分之大。

2. 主攻「廢中」市場:

毛記電視分獎典禮的得獎歌手少新人,歌曲大都是十年以上的「老歌」,1993年新秀歌唱比賽冠軍喎阿叔﹗過往的節目也有很多「老面孔」出現(如鄭敬基)。但毛記sell的不是甚麼「集體回憶」,而是看中一班需要娛樂、對社會/無線不滿、知道香港輝煌過去,但卻甚有消費力的80、70,甚至60後,十分here and now﹗當大家以為網媒只market年輕人時,毛記的主要目標從來都是一班「廢中」(否則Shell怎會贊助)。昨晚(11/1/2016)的分獎典禮,甚至令這班人回到「下班趕回家追看《大時代》」的那些年,其實這班人最需要看電視。

3. 穿古越今:

話雖如此,毛記當然沒有放棄一班「廢青」。他們不僅有強勁的生命力,能迅速分享毛記的new feeds,替節目宣傳。他們更是毛記的「下一代」,現在底子打得好,將來他們變了「廢中」仍會繼續捧場,情況就如自少看無線長大的死忠。毛記能同時招攬不同年齡的觀眾,正因為互聯網「穿古越今」。就如今年再次人氣爆燈的「娃娃舜」,他的「成名作」是2002年的《都市閒情》。Come on James﹗當年有多少90後和千禧後看過?但有了互聯網,新/舊不再有時差,上youtube走一轉,廢青和廢中立即沒有代溝。毛記只需製作一個話題或節目,不同年齡層的觀眾也有共鳴。因此若沒有互聯網,毛記電視肯肯定沒有今天的耀眼。

4. 靈感來自生活:

有人以為毛記很左翼或本土派,但其實他們除了「真普選」等大是大非,以及關乎自身存亡的「網絡廿三條」等議題外,毛記所關注的更是生活、民生等議題。它不如傳統政黨,或近年冒升的本土派政團般,有著沉重的意識形態導引。例如惡搞tree根自創新字,旨在笑他「膠」,而非評批他的政見。找來黃之鋒反擊陳百祥,也多以「世代之爭」為出發點。這些題材生活化和有趣,黃絲固然支持,即使港豬甚至藍絲都一樣看得過癮﹗

毛記沒有自稱「網台」,反以「電視」自居,以示跟大台平起平坐。他們的分獎典禮不設網上直播,反比傳統媒體NOW獨家首播,可見其「入屋」的野心﹗當然,毛記本身已是傳統/新媒體越界的專家,相信「分獎典禮」只是序幕,他將進一步反擊傳統媒體,拭目以待。

(感謝網友賜教,我決定修正一下。毛記是否有「野心」入屋,只屬個人分析,真相要問林日A。而毛記之前一直說找不到贊助,後來讓NOW轉播了,即使未必是毛記有心促成,但仍然誤打誤撞地入屋了,這是客觀效果。但會否令毛記進一步跟傳統媒體埋身肉搏,仍需拭目以待。當然,有時我自己覺得,新/傳統媒體的分野仍然重要嗎?至於Shell最後願意贊助,他們一定分析過毛記Fans與Shell客戶的類形有多接近。利申﹕無車廢中。)

作者﹕胡世君 https://www.facebook.com/WriterKenneth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6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