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媒體
Browsing all 200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圍城下的新聞自由

攝:Alex...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oin 以載道

上星期有兩個朋友約了 Like幣創始人高重建見面交流,我摱車邊跟埋去學下野。聽完之後,意猶未盡,再揾番佢之前寫落既文章睇多次,了解又再深一點。過程中最有印象的就是佢講 protocol 的部分,我初時連佢口中的大媽也不如,並無意識到 Whatsapp 的信息無法和 Messenger、Telegram...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社區新聞眾籌計劃目標30萬 盼由下而上重建民主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議員朱凱廸、時事評論員梁啟智、區議員楊雪盈及區諾軒等,聯同獨立媒體(香港)發起社區新聞眾籌計劃,目標籌得30萬元,透過資助及培訓社區記者,推動由下而上的民主發展。梁啟智表示,計劃是要回應社會上的無力感,他認為民主運動在社區層面仍有很多事情可為,區議會有很大政治功能,但居民缺乏資訊,以致只覺得區議員是「量血壓、派吓嘢」,而社區新聞能讓居民了解地區政治事件,更願意由下而上參與民主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眾籌始祖:萬七股東,活了近四十年

獨立媒體(香港)眾籌,希望循序漸進做大社區新聞,他們要求不多,目標只是三十萬,用以訓練記者,印刷社區報,紥根社區,想起剛到德國參觀過的左翼報章 Die...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韓國紀錄片《共犯》:見證韓國十年間的新聞自由如何受到挑戰

昨晚在飛機上終於看了去年轟動韓國的紀錄片《共犯(공법자들)》,當中鉅細無遺地公開了十年間韓國的新聞自由如何不斷受到挑戰,由監察政府的傳媒,淪為政府喉舌的官媒為止,這紀錄片真實地反映當時保守派的政權如何操控國家運作,甚至透過傳媒確立威權統治的時代。KBS及MBC作為兩大國營電視台,固然應對全國民負責,卻在不少關鍵事件中被當時的李明博及朴槿惠政府操控,製作失實及誤道性的報導,影響了不少國民的意識形態。當...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片甲不留 - 什麼都沒有了

片甲不留 -...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成人世界充滿歪理 卻要求大學生比雪更白

左為5-6-1967 大公報,中為1967年10月10日 《華僑日報》,右為12.12.67 培僑三學童被控藏假彈及武器...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戰雲密報》‧ 榮辱一刻

《戰雲密報》,講述近半世紀前美國「五角大樓文件」醜聞,大批國防部機密文件流出,公眾才知悉,官員早知越戰贏不了,他們不願面對現實,堅持派兵去死;戰爭與「反共」與「國家安全」關係不大,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這個故事,正是經典的「國家安全 Vs...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老嘢先用Facebook」的啓示

早前有街訪訪問2000後出生的一群,他們直言「從未用過FB」「老嘢先用Facebook」(抱歉我現在才看到,因為之前閉門寫書),聽後覺得很合理,科技變革得太快,不出數年,又會有一堆人笑言這群00後是「老嘢」,說「老嘢先用Snapchat」。合理是因為:記得13歲入行時,我覺得所有人都很老,所有歌星、DJ;其實十來歲的人根本不懂得分辨成人的歲數,30歲和50歲對我來說「一模一樣」,當時在眼中,比我年長...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當你被假資訊出賣

特朗普創出「假新聞」(Fake News)這個詞彙,儼然成為一個時代的現象。最近,又有 Facebook 的前員工挺身而出,指社交媒體的確令問題變得嚴重,而罪魁禍首就是因為社交媒體要靠廣告收入支撐,所以在設計上必然會令資訊流傳得更廣更快。Dipayan Ghosh 曾是奧巴馬的科技及經濟顧問;亦曾任職 Facebook 主管私隱及公共政策事宜;去年離開 Facebook 後,Ghosh 加入智庫...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截取通訊條例過時 警方攞你資料無皇管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公佈「香港資訊公開報告...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同TVB講傳媒良心?算X數啦你!

前日大埔發生嚴重車禍,香港最「有名」的電視台TVB為了做直播,搶Hitrate而要求消防員延遲三分鐘救人,現在還要堅持記者是專業的,但又被發現在inbox製造公關災難。看到這些新聞,不禁倒抽一口涼氣,事到如今,還有人有氣力去怒插TVB,即證明仍然有人希望TVB有傳媒良心。我真係想講,對牛彈琴的事,不要再做了。還記得早前做了不少關於韓國傳媒研究,傳媒有其政治立場是不能避免的事,但傳媒的良心,無論管理層...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死者握拳」登不登?新聞選擇的掙扎與矛盾

photo by Terry...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因為想超越「蛇齋餅糭」,所以想到做社區報

謝謝邀請分享。要談社區報和民主日常之前,得先繞一段路,談一談香港的選舉生態。香港最為人關心的,往往就是立法會選舉。先不說最近的選前或選後因政治立場而起的DQ(取消資格)爭議,香港的立法會選舉本來就有很多制度上的缺陷。選舉分地方直選和功能團體,各佔一半議席。直選以比例代表制最大餘額法進行,常常有配錯票使得民主派贏選票但輸議席的情況。功能團體就更糟糕了,因為是按行業分配,而且一般是只有董事才可以投票,席...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為傳統廣播業鬆綁 一場改革秀?

有競爭才有進步,是千古不變的道理。香港人想要「一台獨大」繼續千秋萬世,還是電視市場真正的百花齊放?幾十年香港人看電視長大,但互聯網興起,觀眾已不再忍受千篇一律的節目製作,亦不會定時定候追看不斷翻炒的低質節目。互聯網的力量不能逆轉,媒體內容的提供已不只局限於電視,社交媒體、OTT...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網絡打假】反疫苗再起爭議 陳沛然:專家失公眾信任 李立峯:傳媒處理科普資訊有不足

(左起)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網絡打假》主持梁啟智(獨媒特約報導)藝人謝安琪有關疫苗的錄音訊息流出,內容質疑疫苗成效及建議家長無需為子女接種疫苗,引起爭議。醫學專家及政府相繼公開回應網上反疫苗言論。網上直播節目《網絡打假》上星期以「抗疫難還是闢謠難」為題,請來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和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討論事件所反映的社會現象。過往專家言論錯漏...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一單新聞四張圖:數據處理入門

1. 預算案是傳媒的「數字節」,被迫要短時間內理解和介紹大量數字。本來在想要不要和大家討論一下誰的數據呈現做得最好或最差,但發現其實大部分(特別是紙媒)今年都沒有做圖,一般都是表列算數⋯⋯不過就算是列表都可以分析一下的。這兒有四個傳媒就同一單新聞所做的列表,和各位分享一下。2....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香港獨立媒體網招聘社區新聞計劃項目統籌

香港獨立媒體網請人!做社區報!一月推出的「社區新聞眾籌計劃」,在距離結束眾籌尚餘數日之際,已籌得目標30萬中的24萬。我們不會令支持者失望,我們開展計劃喇!首先要同事到位:社區新聞計劃項目統籌(一名)職責:﹣統籌社區新聞計劃﹣與眾籌參與者、發起人及社區報工作者一起努力﹣編採工作﹣統籌實習記者﹣協助發行及市場推廣待遇:月薪:$12,000-14,000(視乎經驗)一年合約(視乎預算、表現和雙方意願,或...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幫Facebook打工的創業者

看過一個專攻初創的公關公司負責人做訪問,佢地標榜鋪鋪清付款方式,和其他行家簽一個年期然後逐月收費的做法不同。據佢分析,一般初創公司規模較少,筆直有限,亦不是每個月都需要提供服務,聘用傳統公關公司並不划算。由於要密食當三番,佢地度了一條橋,定期搞一個比賽,每次邀請幾間初創上去路演,由傳媒人組成的評判團畀分,看看哪間初創最能吸引報紙雜誌替佢地做鱔稿。透過這場合,佢地慢慢和大大小小的初創建立關係,成為佢地...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香港電競業的配套欠奉

以前的所謂打遊戲機,今日換個綽頭,加入大型比賽,偶像明星,即時直播和評述等等環節,變成「電子競技」,成為一個潮流下的電子產業。財政司司長在最新的財政預算中預留一億元在數碼港搞電競,將其商場變成電子競技和數碼娛樂熱點,經濟發展之餘順手創造就業,看起來是件美事,但大家有沒有留意,電子遊戲,從來都有一定程度的監管和規限,以保障兒童和青少年,政府是否想視而不見?首先,想將商場變成電子競技的熱點,電子競技,不...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200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